想在日本投資?想提前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為在日本打拼的你/妳獻上NISA與積立NISA的懶人包。
懶人包內容:
- NISA是什麼?
- 現存NISA制度比較
- 為什麼要推薦給在日本打拼的人?
- 投資目標與原則
- 信託投資要點
- 如何選擇被動型基金
- 私心推薦
內容目錄
NISA是什麼?
NISA(Nippon Individual Saving Account)是源自於1999年英國推出的ISA(個人儲蓄帳戶)為基礎,安倍總理為了刺激日本國內的投資市場於2014年所推出的政策。在日本一般稱作”少額投資非課稅制度”(文內皆以NISA作為簡稱),這個制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投資的資本利得以及股利所得都可以免繳納20.315%的稅金。
現存的NISA制度比較
在撰寫本文的時候(2020年9月),實施中的一共有3種NISA制度。分別為一般NISA、積立NISA、和ジュニアNISA。

一般NISA和積立NISA的適用對象皆為住在日本境內的成年人,即便是日本人只要沒住在日本就不能利用NISA。反之,即使是外國人只要住在日本便在受惠範圍內。日文的積立就是所謂的定期定額。而ジュニアNISA也就是青年NISA的適用對象是以未成年為主,細節上跟前兩者有不少差別所以會另外進行介紹。
積立NISA能投資的對象僅限於符合以下條件的基金和ETF:
- 免購入手續費
- 管理費一定程度以下(日本國內為0.5%以下)
- 要寄發過去一年管理費詳情通知
- 可契約期間為20年以上或無限制
- 非每月分配型
而一般NISA和青年NISA則是除了基金以外,日本國內外股票以及不動產投資信託皆為對象。
以目前2020年作為加入時間點的話,NISA的可運用期間為3年總免稅額度為360萬日圓(3*120萬/年)。積立NISA則是能到2042年,也就是還有22年總免稅額度可以到880萬。政府似乎有意要繼續推廣這項政策,目前已經宣布2024年開始至2028年實施新NISA制度,積立NISA也從原本的2037年延長5年至2042年。
為什麼要推薦給在日本打拼的人?
原因主要有:
- NISA僅限居住日本的人使用
- 日本的定存利率很低
- 美股或台股的匯差風險
- 選股成本
- iDeCo要年滿60歲才能領取
日本銀行的定存利率真的很低,主要原因可能跟安倍晉三的大型QE(量化寬鬆)脫不了關係。撰寫本文時(2020年9月),利率最高的是SBJ銀行的一年期定存0.25%(稅後0.199)和2~3年期0.35%(稅後0.278%),這個利率是僅限年底前新開戶的優惠專案。

不論是用Broker投資美股或匯錢回台灣都要承擔匯差風險和一筆額外的手續費支出。在日本工作通常都是用日圓結算,直接用日幣投資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風險。
股票投資是一門學問,投資個股的話要花很多時間去分析各個面向。等研究完了都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成本和心力。用NISA進行信託投資的話,除了享有一定額度內免稅。也不需要像炒短線一樣時時刻刻心情隨股價搖擺,可以更專注在自己的事業上。
iDeCo年金制度就跟台灣的勞退自提6%差不多,就是一個強迫自己儲蓄的手段。好處是可以節稅,可以購入的商品也很豐富,投報率也還不錯,但是限制要到60歲才能提領。iDeCo的投資是可以全額抵免的。以社會新鮮人的平均薪資月薪20萬+年終1個月來計算的話,年收260萬得出課稅所得為174萬,所得稅稅率為5%+住民稅10%。每月投資12000日圓近iDeCo,年間14.4萬,可以免稅21600日圓。假如有把握一直在日本做到退休,加入iDeCo確實可以減免不少稅金。


雖然可以中途解約轉出到特定口座(會被課稅的投資用帳戶),但是要滿足的條件非常嚴格。但是,近40年以後的事實在很難預測,我只能說我真的沒有把握可以在日本一路撐到60歲(笑)。
投資目標與原則
基本目標有
- 年投資報酬率5%:錢是有時間價值的,一般通貨膨脹率是用3%為基準,投資報酬率小於3%資產容易縮水。
- 分散投資:分散風險,避免因單一公司虧損或弊案造成的大量虧損。
- 定期投資:強迫自己進行儲蓄,懶人投資法的定期定額減緩市場波動造成的價格變動或是稍微積極一點的可以採取定期不定額低價多買進增加獲利。
- 長期投入:對小資族而言,時間和複利是最好的夥伴。
信託投資注意要點
購買投資信託產品前,要先知道投資信託會收取的3項手續費:
- 購入手数料:購入手續費,一次性收取。現在的主流是ノーロード,也就是0手續費。
- 信託報酬:持有信託產品的管理費,又稱內扣費用。
- 信託財産留保額:中途解約時的手續費。
在台灣的話,股票的買入和賣出都會收取0.3%證交稅,ETF則為0.1%。此外還有0.1425%的券商手續費,基金還要考慮管理費。因此在計算報酬率時還要同時計算投資成本,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利潤全部被吃光了。
基金產品又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主動型的是由人工操盤管理,被動型則是透過程式追著大盤指數連棟自動下單。從長期數據看下來的話,兩者的回報率其實不會差太多。但被動型的成本相對親民不少,較適合新手投資。
如何選擇被動型基金
以下是我個人的準則:
- 0%入手續費(ノーロード):日本現在的主流,可以壓低成本。
- 1%~2%管理費:持有成本會直接影響到獲利,能壓低一點就可以多創造一點獲利空間。
- 基金規模要足夠龐大:資金充足比較不會終止或被清算。
- 資金持續流入:理由同上。
- 信託契約期限無限期:可以避免因契約到期而必須認賠賣出的情況。
每個人在選股票基金的時候,都會加入個人比較在意的條件。投資前多花一點時間研究深入了解才是最理想的。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私心推薦
我個人是使用樂天證券一般NISA進行投資。用樂天的原因則是因為可以用樂天信用卡進行上限5萬/月的定期定額繳款,而且這部分的金額是可以累積點數的(1%)。搭配樂天點數購買還可以達成每月的SPU加成條件。
では、これからもよろしくね~
路過
13 1 月, 2021看到這篇文章像是原創↓
https://bit.ly/2H6ZO1j
建議列一下參考資料喔
D. D.
13 1 月, 2021感謝你的建議。確實有看到連結的那篇文章並參考一部份的用詞,但是資料的話基本都是從金融廳以及其他日本網站查的。雖然說我自己寫完之後也覺得那一篇寫的更完整,也有附上許多個人的見解比我寫的文章好閱讀非常多。(´・ω・`)